318国道上,车灯照亮了旅途;戈壁滩上,“三步一神女,五步一飞天”;城市中央,演唱会点亮了夜间经济。淄博烧烤、榕江村超、哈尔冰冰雪、天水麻辣烫、开封“王婆”……旅游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火”。火在男女老少齐上阵,火在民族文化绽华彩,火在真诚热情待远客,火在千行百业焕新机。各个地方政府,都在用旅游塑造人民的美好生活,用旅游拉通政通人和。
1.旅游管理专业前景如何?
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湖南正对标世界旅游目的地,挖掘和展示湖湘独特文旅之美。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5月17日指出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并对旅游工作做出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新指示,标志着中国旅游教育迎来新的春天,预示着未来旅游业需要更多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支撑。
2.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什么人?
旅游管理专业不是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而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数字思维、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就业方向除了导游,还可以在国内外各类旅游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比如文旅行政管理部分、旅游规划策划机构、高校及旅游研究院所、旅游电商企业、互联网企业、咨询公司、航空公司、旅游景区、酒店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服务、培训等工作。近年,我系学生考取了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埃克塞特大学等国内外名校。
3.旅游管理专业学什么课程?
课程赓续百年校史、强化数智融合、注重学科交叉、突出创新创业、打通产教融合。理论课程:课程设置充分融通经、法、管学科,顺应新文科新商科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旅游文化学(双语)》《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服务运营与管理》等。实践课程:学校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结合《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旅游景区景点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数据调研》等课程打造行走中的课堂,组织学生到旅游景区、博物馆、传统村落、酒店等实地考查、调研,同时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专业实训、校外实践等多样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色素质课程:结合《湖湘文化》《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博物馆概论》等结合地方特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依托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指导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竞赛项目,培育项目生根发芽。
4.旅游管理专业特色是什么?
“文旅+”的跨界融合特色:在旅游产业日新月异、旅游业态融合创新的背景下,专业依托湖南省传承红色基因研究基地、湖南省红色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湖南省乡村振兴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研究基地,致力打造“文旅+数字”“文旅+乡村”“文旅+红色”等跨领域融合的特色,旨在培养与国家战略方向和社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的复合型人才。
“行走式”的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团队创新教学方式,注重知行合一,带领学生走近企业,走进项目,教学中融入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形成贯穿产教研用全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竞赛获奖在学习强国、人民网等权威媒体进行展播。
“有温度”的人才培养方式:近五年来,学生获“挑战杯”“互联网+”竞赛省级及以上奖励9项,其中国家级2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0项,其中国家级4项;旅游类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硕果累累。专业培养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感动湖南”十佳人物、“长沙文化旅游形象大使”郑能量、龙强军等一批有温度、有担当的优秀毕业生。
5.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如何?
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外籍教师1人。已获博士学位10人,博士在读2人,博士占比67%。教师团队近五年立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其中CSSCI来源期刊11篇,SCI来源期刊3篇,北大核心1篇,智库文章4篇。教学方面,立项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课程思政专项1项。2022年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文科类一等奖,2023年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6.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旅游管理?
期待每一个热爱生活、怀揣梦想、勇于创新、探索未知的学子,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锻炼,努力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数字思维、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文旅强国愿景贡献青春力量。